彩色金銀紀念幣都有哪些特點?彩色金銀紀念幣的檢驗要素有哪些?
從1997年開始我國發行的第一枚虎年彩色金幣開始發行以來,彩色金銀幣就以其本身豐富的表現手法,還有鮮艷的色彩與較強的觀賞性一直都備受廣大金銀幣收藏愛好者們的歡迎還有喜愛。而且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在先后都發行了生肖系列、熊貓系列、京劇系列、紅樓夢系列還有中國民間神話系列等多個品種的彩色金銀幣,這些彩色金銀幣的發行不僅是豐富了我國的錢幣市場,同時更是促進了我國造幣技術的進步。
2000年開始受中國金幣總公司的委托,“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幣第一組研制生產以來,到2002年的“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幣第三組的報樣成功,彩色幣在生產技術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生產質量已完全接近當今世界先進水平,具備了較強的綜合競爭能力,這在“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幣第三組上可以體現出來。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系列彩色金銀幣。每組各四枚(1oz銀幣兩枚、5oz方形銀幣一枚、1/2oz金幣一枚),均以我國古代著名神話故事中的人物為主題,如第三組的《鵲橋相會》就是以廣泛流傳民間的“牛郎織女”的感人愛情故事為背景,通過設計者的巧妙構思、電腦輔助設計以及合適的生產工藝的運用,生動地再現了這一神話傳說。與傳統浮雕幣生產相比,彩色幣生產技術是個全新的技術,完全掌握尚需時間。通過“中國民間神話故事”系列彩色金銀幣全部三組的研制、生產的經驗積累,對彩色幣的生產要素有了個較完整的認識,一個成功的彩色幣應該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一、層次豐富,表現力強
由于色彩的千變萬化,因此彩色幣可以表現傳統浮雕幣難以表現的藝術效果;我們生活的世界是個絢麗多彩的世界,內容接近生活、色彩豐富的彩色幣的極易為大眾所接受,從近年錢幣市場上彩色幣的交投活躍程度可以看出。
二、要求有適合印刷生產彩色幣的圖稿。
如何解決一幅在電腦上表現協調的圖稿,而在以金、銀色為襯底的幣面上的表現效果可能欠佳這一問題,是原稿設計者必須綜合考慮的問題,另外,設計者除應提供設計稿的電腦版本外還應提供相應的四色印刷打印稿,因為同一電腦稿對不同的打印機輸出的打印稿色彩(RGB色)均可能不同。
三、對菲林質量的高要求
彩色幣目前均為移印式生產,對菲林的制作要求更高。不經調整的原稿直接輸出的菲林通常因為色彩問題不能使用,因此,菲林輸出前專業的電腦調色是最基本的要求,而且可能不止一次。在對“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幣第一組中的《愚公移山》1盎司彩色銀幣的調色就反復多次。
四、一致性保證難度提高
彩色幣的一致性保證比較困難,因為它除了要求彩色幣在色澤上保持一致性,還要求彩色圖案與浮雕的吻合的一致性。
五、有更多的檢驗內容和檢驗手段
彩色金銀幣除了本來普通的浮雕幣檢驗項目之外,我國對于彩色金銀幣的檢驗還包括對彩色還有浮雕之間的對位、色彩標準、一致性、耐酸堿以及和色彩的附著力等等檢驗項目。其檢驗的手段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有些檢驗項目如耐酸堿等需采取實驗方法才能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