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戲圖5盎司銀幣發行數量少,在市場上有價無市
中國古代名畫系列紀念幣(嬰戲圖)5盎司銀幣直徑70毫米,成色99.9%,發行量500枚,面值50元。正面圖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北京故宮角樓、年號; 背面圖案:冬日嬰戲圖 鑄造單位:上海造幣有限公司“在孩子的眼神中,我們看得見天堂”,這是古希臘的諺語。東西方的審美觀在這一點上倒是完全一致的。兒童在嬉戲中,生動活潑的姿態,專注喜悅的表情,稚拙可愛的模樣,不只讓人心生憐愛,更能感受到童稚世界的無憂無慮,是畫家喜好的題材,這種以孩童嬉戲為主題的畫作,稱為「嬰戲圖」。
1994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中國古代名畫系列”第二組正是選用宋人畫選中的數幅嬰戲圖作為表現題材,以四季孩童的活動為主要表現對象,嬉笑玩鬧,天真爛漫的意趣童貞躍然于幣上,各局部精細斗繪,造型姿態掌握得外,更值得稱慕的是傳神的技巧與意境的呈現。1994年我國發行了中國古代名畫戲嬰圖金銀紀念幣,該款金銀幣共計11枚,其中金幣5枚,銀幣6枚,均為法定貨幣。 該套紀念幣共同正面圖案是故宮角樓,背面分別選用了不同時節、不同服飾,不同的花卉與場景設計,以及各異的孩童嬉戲場面。雖然表現手法有所區別,但都是一幅妙趣橫生可愛生動的古代兒童戲鬧圖景,其中的經典當推“冬日嬰戲圖”系列金銀幣(共十一枚)。
描繪兩個兒童在花下嬉戲的情景:初秋的庭園,假山旁蜀葵與菊花、野草盛開,兩個滿臉稚氣的小孩在舞動手中旗桿,與頑皮的小貓嬉戲。男童正俏皮地斜睨一瞥,全神貫注注意著貓的動向,沉浸其中,動作笨拙而虎頭虎腦,逗人喜愛。旁邊頭梳發卷的女孩像他的姐姐,正用手指輕輕阻擋著,以防男童貿然行動,一邊還舉著旗桿,故作老成的動作卻不由讓人開懷一笑,揭示出她稚氣未脫、天真爛漫的童心世界。
鑄幣大師運用線條的功力深厚,富于輕重、長短、轉折、頓挫的變化,從弟弟上衣篤厚、方正的筆劃,到姐姐紗裙流暢圓潤的行筆,假山錯落結合,石質顯得堅厚濕潤而有立體感。花卉皆勾勒精勁,雕刻極為精細,展示了在這方面的高深造詣,充分發揮了原作的優勢,亦通過錢幣鑄造的特殊工藝,進行了最細致的詮釋,通體透出憨厚、意趣的孩童世界,給觀者最純粹的美學享受。 觀賞“嬰戲圖”系列紀念金銀幣,歲月的無情流逝已經不是重點,四季嬰戲圖主題統一,構圖錯亂有致、線條細膩柔和、婉轉曲折、絲縷薄發間倍見設計與雕刻功力,既滿足了人們的視覺欣賞趣味,又能深入表現嬰戲這一古代民俗生活中最富生機的場景,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恰如其分地融合與再創造。
由于這套紀念幣發行時間較早、發行量又很少,題材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鑄造工藝的精美使得該套幣的市價逐年遞增,具有很高的收藏與投資價值。目前市面僅有少量銀幣套裝出現外,幾乎是難覓其蹤。巧合的是,1996年,臺灣省也發行過一套紀念幣,選用的圖案是蘇漢臣的《秋庭嬰戲圖》,同一題材兩岸發行,這在錢幣界也是一樁難得的美事,如有機緣,或可尋得,與騷人韻士共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