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文化系列第一組5盎司金幣背后的發行故事,你知道嗎?
1995年發行中國黃河文化系列紀念幣(第一組)5盎司金幣,直徑60毫米,面值500元,成色99.9%,普制幣,發行量99枚,由上海造幣廠鑄造,其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漢磚團龍圖、年號;背面圖案為女媧補天。 河流是地球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河流是地球上多樣生態系統中最基本的存在形式之一。歷史上人類及其社會生態系統的發生發展與河流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黃河流域是我國開發最早的地區,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河流不僅產生生命,也孕育和產生人類文化。為了展示黃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人民銀行于95年、97年分兩組發行了黃河文化金銀紀念幣。
雖然95年的制作工藝沒有眼前的現代,但該幣出自原上海造幣廠高級工藝美術大師、新中國第一代造幣設計雕刻師陳堅之手,雕刻制作極為細膩精致: 女媧的整個人體比例恰當,線條流暢,長發飄逸,面部側影清麗;耳環、手鐲一一精雕細刻。洪荒時代樹葉當衫、獸皮為裙,那層層疊疊的片片樹葉與獸皮上的個個 花紋均精心雕琢,并精當地勾勒出女媧胸、腰、臀、臂等部位柔美的生理曲線和肌膚組織,觀之賞心悅目。如果擺在放大鏡下細賞,只需將幣品朝左右、上下微微擺 動一下,隨著角度的微變,旋即猶如立體圖案呈現眼前:鎖骨、乳溝清晰顯現,垂直的胸腹中部豎紋延至臍眼,還有逼真的腹部隱現,人物形象幾可亂真,立體感堪 與光影俱佳的寫真照相媲美。
同時,女媧的雕像又極富動感,就如石窟藝術中的"飛天",使人強烈地感覺到她在逆風飛行,在向上升騰。這是在褪去了如"飛天"們的裙裾飄帶等襯 托物之后所表現出來的飛行與升騰,更見設計與雕刻制作者功底的深厚,技術的精到,實為不可多得的幣中佳品。不僅其精美程度令人嘆為觀止,更為大師的神來之 功所折服,并仿佛感受到制作者對始祖娘娘女媧的崇敬之意。